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学科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提高实习效率,汽车学院对金工实习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五项培养”教学目标,把教学重心从传统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逐步转移到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我院工程训练中心领导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三步走”安全教育模式。第一步,在学生刚进入工程训练中心时,中心对其进行实习动员,让大家将工程训练学生守则、学生考勤制度等铭记于心。随后,在按组分配到各个工种后,由各工种的师傅再对大家进行第二步安全教育,对金工实习中常见的事故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金工实习中应该遵守的安全防护事项,以避免工伤和设备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学校和个人带来重大的损失。最后,学院将各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打印成册下发给前来实习的同学,通过这三步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安全的进行实习,也为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实习热情。一些学生来实习基地进行金工实习,一看到车间里的设备,实习的热情不高,就拿钳工来说,大家都会觉得实习太传统、太落后,没什么高技术含量,这样很容易影响实习的教学质量。汽车学院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的大家的热情,首先,在金工实习动员大会时让大家了解到:虽然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的机械行业正受到机电一体化的冲击,但是作为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一种手段,常规的机床设备操作方法和技能学习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常规机床设备容易上手、可操作性强,属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此外,学院建立了展柜将每个工种中的优秀作品在展柜中展出,并且在每件作品旁注明学生的姓名、班级,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大家对金工实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实习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我校金工实习的加工对象,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实习而存在,实习工件的设计,原则就是让学生了解各工种的典型加工工艺,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学生实习完之后就只是一堆废铁。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就不会有成本意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训练中心领导改变思路设计出一些有市场价值的实习产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实习的加工对象是有价值的零件甚至是产品。那么这个零件的一切加工活动,就要围绕着经济效益展开,就要讲成本、讲市场、讲产品开发、讲产品质量、讲销售、讲利润和利税等经济指标的概念,要讲提高生产效率与确保加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最后的训练成绩考核中对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加分。这样便可以使同学们初步懂得成本、效益对于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成本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古语有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细微的误差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金工实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要结合实习内容给学生讲清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及时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随着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对金工实习教学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我校的金工实习在保留部分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控加工、pro/e、编辑程序等新的实习内容,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及时代要求的路来。在培养实习学院创新方面,学院首先要求同学们能够利用传统设备完成操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一定的基本操作训练之后,同学们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创新思维的灵感,逐步打开创造发明的智慧之门。同时学院还将创新意识作为训练成绩考核的标准之一。在实习时,老师留给我们充裕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作,在工程训练中心你可以可以看到同学们用pro/e绘制出日常生活中的六角形螺母,用普通车床做出子弹、戒指等有趣的玩具,还可以看到在铸造场地大家自己设计的小飞机等等。同学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传统的金工实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改变,注入式被动接受变为启发试主动学习,这样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了大家的工程意识,大大提高了金工实习的效率。